和城墙四合院一样,曲艺也是老北京的一部分。曲艺应该是鼓曲和杂艺的合称。据说北方鼓曲就有几十种之多,典型的代表有京韵大鼓、北京琴书、河南坠子、单弦、梅花大鼓等,杂艺则包括相声、快板、口技、双簧、什样杂耍等。
许多曲艺形式的发源地并不在北京,但北京却是它们的摇篮。进入北京之后,它们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,而变成了北京的了。许多曲艺形式追溯起来都有一二百年的历史,有的甚至更长。它们是和中国文化的血脉紧紧相联的。
“人走艺亡”。近70岁的北京市政协委员马玉萍说,解放前就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老先生已经作古了,活着的也都七八十岁了,哪一天他们没了,他们所代表的艺术就随着走了。她说有些老先生还健在,都有把自己摸索一生的艺术保留下来的想法,但大多数人都很清贫,连一盘VCD都出不了。
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李伟建说:曲艺不是一下子衰落的,今天丢一个,明天丢一个,眼睁睁地看着流失了。有的眼看要失传,却没接班人。已经失传了多少种,没有一个人能确切说出来。
一种曲艺形式有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人的。它的兴与衰、消亡与延续都和这个人相关。特别是鼓曲,许多都是单此一脉,一旦失传,这种曲艺形式便无处可寻了。关学增先生今年80岁了,很多人悲观地说:“关先生之后北京琴书就绝了。”
马玉萍退休后有一段也不想唱河南坠子了,但终归是“舍不得”。许多曲艺艺术家的状况都和她差不多。丢,不知道干什么好;守着,又很尴尬。李伟建说他想用“新曲艺观念”重振曲艺。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切入点,让老曲艺进入现代艺术市场,用市场的观念整合曲艺。用他的话讲就是让相声回到剧场,让鼓曲变得更接近现代观众。
(《南方周末》2001.4.12)